李端诗集(5),李端的诗词在线阅读。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救生寺望春寄畅当 唐代 李端

东西南北望,望远悲潜蓄。

红黄绿紫花,花开看不足。

今年与子少相随,他年与子老相逐。

王敬伯歌 唐代 李端

妾本舟中女,闻君江上琴。

君初感妾意,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

传杯唯畏浅,接膝犹嫌远。

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

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

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

徒结万重欢,终成一宵客。

王敬伯,绿水青山从此隔。

襄阳曲 唐代 李端

襄阳堤路长,草碧柳枝黄。

谁家女儿临夜妆,红罗帐里有灯光。

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

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

贾生十八称才子,空得门前一断肠。

题从叔沆林园 唐代 李端

阮宅闲园暮,窗中见树阴。

樵歌依远草,僧语过长林。

鸟哢花间曲,人弹竹里琴。

自嫌身未老,已有住山心。

荆门歌送兄赴夔州 唐代 李端

余兄佐郡经西楚,饯行因赋荆门雨。

蘚蘚燮燮声渐繁,浦里人家收市喧。

重阴大点过欲尽,碎浪柔文相与翻。

云间怅望荆衡路,万里青山一时暮。

琵琶寺里响空廊,熨火陂前湿荒戍。

沙尾长樯发渐稀,竹竿草屩涉流归。

夷陵已远半成烧,汉上游倡始濯衣。

船门相对多商估,葛服龙钟篷下语。

自是湘州石燕飞,那关齐地商羊舞。

曾为江客念江行,肠断秋荷雨打声。

摩天古木不可见,住岳高僧空得名。

今朝拜首临欲别,遥忆荆门雨中发。

昨宵梦到亡何乡,忽见一人山之阳。

高冠长剑立石堂,鬓眉飒爽瞳子方。

胡麻作饭琼作浆,素书一帙在柏床。

啖我还丹拍我背,令我延年在人代。

乃书数字与我持,小儿归去须读之。

觉来知是虚无事,山中雪平云覆地。

东岭啼猿三四声,卷帘一望心堪碎。

蓬莱有梯不可蹑,向海回头泪盈睫。

且闻童子是苍蝇,谁谓庄生异蝴蝶。

学仙去来辞故人,长安道路多风尘。

草色随骢马,悠悠共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在四邻。

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山下泉 唐代 李端

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

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

净色和云落,喧声绕石斜。

明朝更寻去,应到阮郎家。

送少微上人入蜀 唐代 李端

削发本求道,何方不是归。

松风开法席,江月濯禅衣。

飞阁蝉鸣早,漫天客过稀。

戴颙常执笔,不觉此身非。

赋得山泉送房造 唐代 李端

泉水山边去,高人月下看。

润松秋色净,落涧夜声寒。

委曲穿深竹,潺湲过远滩。

圣朝无隐者,早晚罢渔竿。

古诗屋Copyright © 2024 https://gs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