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诗集(4),李端的诗词在线阅读。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才子神骨清,虚竦眉眼明。

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

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

满堂归道师,众口宗诗伯。

须臾里巷传,天子亦知贤。

出诏升高士,驰声在少年。

自为才哲爱,日与侯王会。

匡主一言中,荣亲千里外。

更闻仙士友,往往东回首。

驱石不成羊,指丹空毙狗。

孤帆淮上归,商估夜相依。

海雾寒将尽,天星晓欲稀。

潮头来始歇,浦口喧争发。

乡树尚和云,邻船犹带月。

到洞必伤情,巡房见旧名。

醮疏坛路涩,汲少井栏倾。

别我长安道,前期共须老。

方随水向山,肯惜花辞岛。

怅望执君衣,今朝风景好。

杂歌 唐代 李端

汉水至清泥则浊,松枝至坚萝则弱。

十三女儿事他家,颜色如花终索寞。

兰生当门燕巢幕,兰芽未吐燕泥落。

为姑偏忌诸嫂良,作妇翻嫌婿家恶。

人生照镜须自知,无盐何用妒西施。

秦庭野鹿忽为马,巧伪乱真君试思。

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杀人慈母疑。

酒沽千日人不醉,琴弄一弦心已悲。

常闻善交无尔汝,谗口甚甘良药苦。

山鸡锦翼岂凤凰,陇鸟人言止鹦鹉。

向栩非才徒隐灶,田文有命那关户。

犀烛江行见鬼神,木人登席呈歌舞。

乐生东去终居赵,阳虎北辕翻适楚。

世间反覆不易陈,缄此贻君泪如雨。

送韩绅卿 唐代 李端

春雨昨开花,秋霜忽沾草。

荣枯催日夕,去住皆须老。

君望汉家原,高坟渐成道。

与郑锡游春 唐代 李端

东门垂柳长,回首独心伤。

日暖临芳草,天晴忆故乡。

映花莺上下,过水蝶飞扬。

借问同行客,今朝泪几行。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

回合云藏月,霏微雨带风。

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途穷别则怨,何必天涯去。

共作出门人,不见归乡路。

殷勤执杯酒,怅望送亲故。

月色入闲轩,风声落高树。

云霄望且远,齿发行应暮。

九日泣黄花,三秋悲白露。

君行过洛阳,莫向青山度。

东门送客 唐代 李端

绿杨新草路,白发故乡人。

既壮还应老,游梁复滞秦。

逢花莫漫折,能有几多春。

送客东归 唐代 李端

昨夜东风吹尽雪,两京路上梅花发。

行人相见便东西,日暮溪头饮马别。

把君衫袖望垂杨,两行泪下思故乡。

鹤裘筇竹杖,语笑过林中。

正是月明夜,陶家见远公。

自嫌山客务,不与汉官同。

雨雪曲 唐代 李端

天山一丈雪,杂雨夜霏霏。

湿马胡歌乱,经烽汉火微。

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

若看关头下,长榆叶定稀。

古诗屋Copyright © 2024 https://gs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