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夜深独倚栏干角,玉笛横吹弄月明。
馀响度云无处觅,人间闻得两三声。
临明一阵梨花雨,梦隔珊瑚斗帐明。
后苑乐声催引驾,春衫初试觉身轻。
燕子初来语更新,一声声报内家春。
遥闻春苑樱桃熟,先进金盘奉紫宸。
新学琵琶曲破成,仙韶第一已知名。
朱弦未落黄金拨,玉腕先闻动钏声。
元夕星灯照露台,六宫歌吹出云来。
夜深翠辇归金殿,十里回廊锦帐开。
三殿飞云禁钥开,风从天上送春来。
诸藩玉帛朝元日,齐献南山万寿杯。
后苑归来月上初,天歌吹引下鸾与。
春风料峭馀寒重,犹索金函览奏书。
金鸡竿下龙旂动,万国华夷拜冕旒。
十二门开传诏急,祥云捧日在楼头。
红湿春罗染御袍,透帘三丈日华高。
金针玉尺裁缝处,一对盘龙落剪刀。
晚来东殿放笙歌,外院池亭得暂过。
深炷炉香登月榭,栏干西角拜姮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