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羌虏忘君恩,战鼓惊四隅。
边候失晨夜,骑驿驰中涂。
诏书止穷征,诸将守来驱。
敌微势可料,师竞力无余。
防边未云失,忧怀愧安居。
淮海老使君,受诏行当至。
当官不避事,无事辄径醉。
平生自相许,兄先弟亦次。
东南岂徒往,多难嫌暴贵。
白首六卿中,嚼蜡那复味。
蚕妇丝出盎,田夫麦入仓。
斯人薄福德,二事未易当。
忽作连日雨,坐使秋田荒。
出门陷涂潦,入室崩垣墙。
覆压先老稚,漂沦及牛羊。
余粮讵能久,岁晚忧糟糠。
天灾非妄行,人事密有偿。
嗟哉竟未悟,自谓予不戕。
造祸未有害,无辜辄先伤。
箪瓢吾何忧,作诗热中肠。
大道与众往,疾驱祗自尘。
徐行听所之,何者非吾身。
却过白鹤峰,鸡犬来相亲。
筑室依果树,有无通四邻。
安眠岂有足,良夜惟恐晨。
晨朝亦何事,倦对往来人。
南方有贫士,狂怪如病风。
垢面发如葆,自污屠酒中。
导我引河水,上与昆仑通。
长箭挽不尽,不中无尤弓。
春旱麦半死,夏雨欣及时。
出郊视禾田,父老有好辞。
秋阴结愁霖,似欲直败兹。
冥冥人天际,影响良不疑。
精诚发中禁,愍默非有欺。
鸡号日东出,乃令民信之。
放舟沫江滨,往意念荆楚。
击鼓树两旗,势如远征戍。
纷纷上船人,橹急不容语。
余生虽江阳,未省至嘉树。
巉巉九顶峰,可爱不可住。
飞舟过山足,佛脚见江浒。
舟人尽敛容,竞欲揖其拇。
俄顷已不见,乌牛在中渚。
移舟近山阴,壁峭上无路。
云有古郭生,此地苦笺注。
区区辨虫鱼,尔雅细分缕。
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
至今江上鱼,顶有遗墨处。
览物悲古人,嗟此空自苦。
余今方南行,朝夕事鸣橹。
至楚不复留,上马千里去。
谁能居深山,永与禽兽伍。
此事谁是非,行行重回顾。
南辕初喜去龙庭,入塞犹须阅月行。
汉马亦知归意速,朝旸已作故人迎。
经冬舞雪长相避,屈指新春旋复生。
想见雄州馈生菜,菜盘酪粥任纵横。
莫言三谪远,归路近庾岭。
谁怜东坡穷,垂老徒此景。
幸无薪炭役,岂念冰雪冷。
平生笑子厚,山水记柳永。
孜孜苦怀归,何异走逃影。
吾观两蛮触,出缩方驰骋。
百年寄龟息,幸此支床静。
诸妄不可赖,所赖惟一真。
内欲求性命,油然反清淳。
外将应物化,致一常日新。
商於四父老,携手初逃秦。
翻然感汉德,投足复践尘。
出处盖有道,岂为诸吕勤。
嗟我千岁後,澹然与之亲。
还将山林姿,俯首要路津。
囊中旧时物,布衣白纶巾。
功成不归去,愧此且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