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千里关河一望间,登临长到夕阳还。
欲驱征旆归朝去,更倚高楼看暮山。
兼曹谋未展,八幕志方摅。
青草湖平两岸水,岳阳楼对三吴州。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
红英落尽春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
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轻云不动日微阴,高树无风秋色深。
独听暮蝉临水坐,十年林壑阻归心。
落日留不住,默然空泪零。
败莎侵陋巷,疏叶满闲庭。
有趣穷风雅,无机敌杳冥。
浮荣安足恋,归去乱山青。
长门秋夜雨,窗外滴寒声。
悔不先辞辇,应无别恨生。
数柄疏荷出小池,幽香深谢好风吹。
晓来秋气凝清露,似学湘妃怨九嶷。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