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日之将出兮,余趋乎筑之所。
杵丁丁而不息兮,汗淫淫之如雨。
日既入而始休兮,饭粗粝而不饱。
呜呼其命兮,余何辞乎此苦。
落叶萧萧淮水长,故园归路更微茫。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剪商肇基迹,传季思逮圣。
兄弟逃荆蛮,让德一何盛。
千家聿来从,勾吴始开境。
遥遥至裔孙,欲大心逾骋。
深宫贮妖丽,高台瞰遐迥。
既拒伍胥忠,还甘太宰佞。
邻邦树仇怨,上国肆争竞。
社稷终变迁,轩楹独完正。
相传在闾里,洒扫改严净。
岁时具牡醴,歌舞劳送迎。
楚鬼久无食,越魄谁将籥。
强暴有湮晦,圣哲无终竟。
於焉送将归,舟舻得依并。
是时春气和,氤氲满芳径。
渚花动幽彩,汀莆发深靘。
江水去不息,烟霞日将暝。
敛衣拜阶下,怀哉起孤咏。
鸡鸣双户间,行人出门阑。
出门一何易,入门一何难。
君今行远地,妾欲致微意。
燕赵尚豪侠,杀人为意气。
邹鲁多儒生,彬彬守经义。
临歧不惑,古称为明。
送子远游,听我《鸡鸣》。
世祖行台列俊贤,掾郎家世本儒先。
一时人物青云上,十道风霜白昼前。
最爱群公交荐日,正逢天子中兴年。
腐儒饥饿干戈际,欲买山阴雪后船。
维古四民,次二曰农。
虽及我私,岂忘于公。
沮溺之徒,始为隐沦。
滔滔不归,乃洁其身。
温温黄生,在彼原畛。
既耕既芸,遂名为隐。
其隐维何,无与于世。
左釐右粥,聊以卒岁。
人亦有言,可仕则仕。
苟非其时,进退由己。
嗟嗟众人,不惟其危。
朝趋夕奔,终蹈祸机。
惟生之为,彼善于斯。
悠悠我心,乐且无灾。
夏家高堂生昼寒,徐卿画图墨未干。
深山大泽贮烟雾,黑处似有龙蛇蟠。
襄阳小米师董原,妙处不受绳墨牵。
顷刻万里皆自然,房山尚书世称贤。
化为白云满晴巅,李家将军极清妍。
畏避退缩不敢前,至今海内人争传。
卿惟得此二家意,损益往往无凝滞。
意思元居造化先,笔力正在苍茫际。
前年为客写林麓,百道飞泉出幽谷。
老夫醉来不敢眠,深虑波涛卷茅屋。
长堤曲阪路如线,远入深林时隐见。
水上人家不闭门,门外幽花满芳甸。
徐卿徐卿我所慕,廿载相看发垂素。
安得潇湘千尺水,更画城东种瓜处。
高台千尺对层峦,只许吴王醉里看。
山色不随勾践去,游人还得倚阑干。
多士方见材,斯人乃梧雰。
秉心自超越,当时识趋舍。
迢迢溪南村,流水亦清写。
草木发深润,里俗况淳雅。
於焉事结构,面势临旷野。
分明治畦町,日夕供灌洒。
秋菰已堪煮,春菘行可谢。
子真久在谷,幼安去诸夏。
嚣杂既云远,忧患兹为寡。
愿谢鸾鹄侣,从君鸡豚社。
官河春水绿悠悠,水上人家尽画楼。
买取吴娃三日酒,放船直到百花洲。